疫情當下的教育
發(fā)布時間:2020/02/17 閱讀數(shù):
如果沒有新冠肺炎的疫情發(fā)生,現(xiàn)在全國各地的學生應該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開始上課了。不過,沒有什么如果,所以現(xiàn)在作為教師我們能為學生做些什么?又如何為我們的祖國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!
面對每天不斷增加的疑似病例,不斷上升的確診病例,我們的學生可能會擔憂,恐懼,此時作為一名老師,我們應該守好自己的“責任田”,除了開展疫情防護知識教育外,還要上好這樣幾堂課:
一、愛國主義思想教育
沒有團結(jié)強大的國,哪里來的安穩(wěn)幸福的家,越是在危難時刻,才能感知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力量,越是在災難和無助面前才能有溫情的流露,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教導學生:有強大的國家做后盾,我們必定能戰(zhàn)勝疫情,盡到我們自己的責任,安靜的等待春天的到來。這樣的災難必將成為一次難忘的愛國主義教育課。
二、生命教育
災難面前,生命何其的脆弱。一個小小的病毒就可以讓人類陷入恐慌和無盡的深淵。慘痛的教訓必須讓我們意識到,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,無視野生動物生命的存在,最終造成了如今的局面。作為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尊重生命,珍惜生命,敬畏自然,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。
三、社會責任感教育
疫情一出現(xiàn),華夏大地涌現(xiàn)出大批的責任之士,每個人都在堅守自己的崗位。鐘南山院士,84歲高齡的老人,不分晝夜的在各個醫(yī)院穿梭,發(fā)揮自己的余熱。廣大的醫(yī)護人員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責任。社會各界組織和人士的物資、款項捐贈等等。一個人或許勢單力薄,可一個又一個行動起來的力量,便會形成一股不可阻擋之勢。作為老師我們要教育學生正確的面對困難,自覺擔負社會責任,做一名敢于擔當、知行合一的新時代青年。
四、感恩教育
“哪有什么白衣天使,不都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,學著前輩的樣子,治病救人,和死神搶人罷了......”這樣一段話感動了無數(shù)人,讓人淚目,當眾多人躺在家里無聊抱怨時,他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,帶著家人的擔憂迎難而上,走在疫情的第一線,這樣一群有大愛之心的人,如何能讓我們不敬、不愛!教師要把握好教育契機,善于在“抗疫”故事中選取素材,有針對性的開展感恩教育,引導他們心存感恩,努力做一個傳播愛、奉獻愛、充滿愛的人。
五、人生觀教育
李蘭娟院士說:從這次疫情以后,希望國家給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。國家的興衰要靠教育和科技。作為一名教師,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,成為全面發(fā)展的人,在完成教學知識后,應當去鼓勵學生發(fā)展興趣愛好,尋找人生目標。只有找準了人生方向和目標,便有了前進的內(nèi)發(fā)動力,不用再被父母、老師鞭策著前進,前途必定一片光明,國家必定繁榮昌盛!
作為教師,不僅需要在專業(yè)知識上“授業(yè)”,在疫情當下我們更需要傳道解惑。這場突然襲來的疫情,不是一個人,一個市,一個地區(qū)的事,這場“阻擊戰(zhàn)”沒有局外人!它與我們有關,更與我們的學生息息相關。
石家莊太行科技中等專業(yè)學校
2020年2月16日